汶川地震给民间收藏带来的思考

读罢《收藏》2008年第7、8期“汶川之殇文物之痛”两组文章后,令人震憾,同时给了我们收藏界更多的启示。特别是《让防灾比救灾做得更好》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文章总结了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收藏界带来的灾难和教训;指出保护好文物,做好防震已是刻不容缓,强调了需要更多地了解和借鉴像日本等多地震国家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的防震和文物保护经验,使笔者深受启发。这次汶传大地震不仅使灾区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损毁严重,而且给民间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造成巨大损失。痛定思痛,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呢?

四川省近年来收藏事业发展较陕,专程赴四川考察灾情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评价说,成都是中国西部古玩收藏重镇,素有“收藏第三城”(前两城是北京和上海)之称,专家级古玩商户超过1000户。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吴道明曾形容成都的收藏市场“非常火爆,声势旺盛”。该协会拥有2万多名会员,从瓷器到各式构件,收藏范围包罗万象。地震发生次日,协会派人前往都江堰、什邡和绵竹等地调查,民间各类收藏品损失非常惨重。据对重灾区的汶川、北川、绵竹等地民间收藏家不完全调查,此次受损最重的藏品主要是瓷器,有定窑的、哥窑的和钧窑的,还有部分景德镇的青花瓷,民间字画也有损失。而一部分装箱的瓷器幸运地逃过地震袭击,完好无损,摆在博古架上的古玩却损失惨重。据初步统计,这次地震给四川民间收藏界造成的损失在几十亿元之多。另还有西南岳氏会所的楼房也裂了,已成了危房。大邑县安仁镇的建川博物馆场馆建筑部分受损,藏品尤其是瓷器受损严重,其中“红色年代”瓷器陈列室中的80%在地震中损坏,初步估计的损失价值在700万元左右。

这次地震灾难给收藏家们上了深刻的一课。如何做好防震、保护好民间收藏品,对这一新的课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思考一:做好灾后重建选址。

民间收藏家在灾后重建房屋选址时,应选在远离地震易发区域,或偏离山坡、山谷等易发坍塌的地带,以增强房屋的防震性和安全性,保障民间藏品的安全。

思考二:民间重建防震房屋。

这次对地震地区灾后重建防震房很有必要,县、镇民间收藏家的住宅建筑,也应按照国家防震建筑标准设计,更新简易危房和无坚固结构的住宅房。

思考三:订做防震保险箱。

民间收藏家对摆放在博古架上的收藏品要没法加固,并尽量摆放一些年份较晚或伤残的瓶、罐等古玩收藏品。对书画、玉器、青铜器、瓷器等够上文物档次的收藏品,应采取订做坚固防震的收藏品保险箱的办法。并按照藏品的不同,分类陈列在保险箱里,即便是发生地震,藏品也会安然无恙。

思考四:采用新型建材防震。

对于一些放置珍贵文物的建筑,除了传统的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抗震墙、夹板墙、钢拉杆、钢支撑、钢构套以及扩大受力构件截面等方法外,还应利用新型建材碳纤维布、高强结构胶、高强钢纹线和预应力技术,使建筑结构加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确保国家和民间重要文物万无一失。这些技术对于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普遍适用。

思考五:建筑地下藏品陈列室。

县、镇民间收藏家兴建住宅房时,可考虑采取坚固钢筋水泥建造地下收藏室,用于藏品的陈列与保管。因为地下相对安全些。

推荐访问:汶川 地震 民间 带来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