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保障化工园区消防安全


打开文本图片集

石油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料为石油和天然气,其大部分原料及附属产品的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性、强腐蚀性、高温、高压等特点,且各类危险性集于一身;一旦某个装置因故障、泄漏、违规操作等因素诱发火灾、爆炸事故,因其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往往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严重的财产损失,以及社会负面影响。

2015年的福建漳州古雷“4·6”爆燃事故、江苏南京“6·12”德纳化工厂爆燃事故、山东日照“7·16”液化烃罐爆燃事故、天津滨海新区“8·12”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2016年的江苏泰州“4·22”靖江德桥仓库爆炸事故等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尤为重要,特别是此类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和要求更应高于其他行业。

主要特点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在产业布局、企业生产、石油化工危险品储存、从业人员素质、安全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等6方面存在如下特点:

产业布局 呈现“点多、线长、小散、沿水”的产业分布格局。

企业生产 产业规模大型化、企业园区集约化、生产工艺复杂化,总产能往往突破原设计产能。

石油化工危险品储存 混合型储罐区与独立式大型库区并驾齐驱,储罐的类型由固定顶罐发展为外浮顶、内浮顶、液化烃、低温罐等多种储罐型式同时出现,储罐区混存现象严重,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极易殃及周边。

从业人员素质 个别中小型石油化工企业工艺相对落后、人员素质不高、装备水平偏低,安全管理能力弱,事故易发多发。

安全防范 工艺工程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高温高压常态化,事故诱发因素多,安全风险防范难度大。

危险化学品运输 我国95%以上的危险化学品需要异地运输,全国危险化学品年运输量约在1~2亿 t,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事故也屡见不鲜。化工园区(港口)进出货物多,货船停靠时间有限,陆路运输线路复杂,输气、输油管道布局交织、紧邻人员密集区,交接货物场地几乎没有安全设防,存放危险品登记管理不严格。

主要问题

随着石油化工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消防安全问题愈发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6方面:

一是石油化工企业整体规划不合理。个别石油化工企业因城市建设发展逐步进入市区,消防水源、消防道路、消防队(站)的规划布置不合理,且因缺乏消防专项规划等因素,建设滞后,整体抗御灾害风险的能力不足。个别新建化工园区缺乏整体规划,首先进园的企业无限制发展,危险化学品储存、生产企业高度集中,各个库区危险化学品储存量无规划性限制,储量和库区面积无限大,不同危险性物品混存,安全布局不符合要求。

二是专业技术规范编修滞后。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相关专业技术规范的更新速度。GB 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074—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183—2015《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等现行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石油化工企业灾害防控的实际需要。从石油化工企业的总平面布置、管道敷设、电气防爆防静电等方面均存在诸多先天性缺陷和不足。随着仓储物流行业大发展,危险品堆垛、集装箱堆场、非石油化工产品的仓储储罐区、精细化工及煤化工、盐化工企业等场所,还缺乏专门的设计防火规范。

三是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体系不健全。部分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完善、不合理或执行实施不到位,致使各类事故频发。据统计,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因“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导致的事故约占46.5%;因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约占25.7%;因职工安全意识差造成的事故约占21.8%;其他类型占6%;人为因素是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的最大诱因,特别是在装置检修和装置开、停车期间。

四是不能依法依规落实安全管理行为。个别大型国有石油化工企业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部分员工不按操作规程施工作业;中、小型石油化工企业偏重经济效益,在安全设施配备方面投机取巧,在安全管理方面松散懈怠,漠视生产安全;部分新、改、扩建项目不经过任何审批,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章作业、违章生产等问题多发、频发。

五是设施装置材料、设备质量问题突出。石油化工装置通常在高温高压、低温深冷的条件下连续生产,对设备容器及零部件具有严格要求。一些石油化工企业选用的部分材料、设备存在质量问题,设备、管线“带病”运转,“跑冒滴漏”现象不能及时发现解决,容易引发各类事故。

六是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处置技能均不到位。石油化工企业多地处城市偏远地带,工程、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有的企业将工程层层转包,使得一些不具备施工资质的企业或者队伍鱼龙混杂,而这些企业实施工程的施工人员又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和危险事故处置能力,不具备资质、素质低、安全意识差是普遍问题。

对策建议

针对化工园区石油化工企业的主要特点及主要问题,笔者提出7点建议:

一是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做好消防专项规划的“大文章”,提升综合抗御能力。联合规划、建设、土地等部门开展石油化工企业集中区消防安全状况普查,形成现状分析评估报告,提请政府依据火灾风险评估结果,科学编制消防专项规划。统筹考虑石油化工产业布局、公共消防设施、消防队(站)、消防水源、应急管理等需求,加大各类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针对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用水量大的实际,应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建设消防取水码头。

二是解决意识落后问题,以“大安全观”统领,跳出消防安全审视消防工作。消防安全工作也好、安全生产工作也好不能就安全而抓安全。火灾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消防安全管理的社会性和综合性,做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尤其要把消防安全工作放到企业整体运营的制高点去审视,进行全局性、全时性、全过程性的谋篇布局。

三是以标准化思维,建设符合消防安全管理需求的3大体系。消防安全管理不是企业安全监管部门的独家绝技,不是监管部门的“独生子”,而是企业生产重要保障能力的体现。要强化企业的自主责任,就要建立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团队体系、“精确到微米级”的标准化责任体系。另外,要突出抓好5个必须落实,即单位的责任体系必须完善高效;火灾等事故预警报警工作必须有效快捷;固定消防设施及相关设备必须完整好用;石化企业的消防车道、消防水源、防火间距必须遵守现行消防技术规范;应急物资和应急预案准备必须贴合实战。

四是善抓主要矛盾(责任)方,严资格审查、严责任落实、严惩处追责。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落实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方,或者说责任方。要重点抓好3个主要“矛盾”,即一抓企业责任人团队,任何环节具备对应执业资格方可工作,要坚决警惕无资质施工和无看护动火等行为;二抓监管(工程师)团队,能够查消防安全、治火灾隐患、防事故发生;三抓车间、班组和安全员团队,防消防安全工作虎头蛇尾、防各项措施衰减。

五是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引用第三方专业化力量,弥补专业不足和能力不足。要探索和建立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专项评价制度,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或是以有偿服务形式,积极鼓励企业引入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辅助进行隐患检查和整改。要把握3个节点并探索做好评估结果的应用,一把握消防安全初评阶段(如新建项目或者改造项目投入生产);二把握阶段性指导和评估阶段(如项目停产、企业转型、设备升级);三把握年度消防安全考评(重在查找工作不足、隐患彻底消除情况)。

六是要善于把握规律,以信息化手段,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石化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善于把握规律,以前的规律靠一代代管理者的经验积累,现在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可以更快捷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同时,努力做好4个转变,即应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转变;运用“互联网+思维”从各自为战向共享协作转变;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分析预警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转变;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决策从经验决策向大数据科学决策转变。

七是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引用企业及从业人员征信体系建设。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要合理引导金融、保险等行业参与,综合应用司法、行政、税收、信贷杠杆,健全消防安全信用征集、等级评价、信息公开、信息共享等管理制度和规程,明确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级划分以及结果公布等内容。

(图片源自百度)

编辑 段雅楠

推荐访问:园区 消防安全 途径 保障 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