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园林设计看中国传统文化

现在,素质教育在各大高校非常流行,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可以从侧面加强素质教育。众所周知,艺术系的学生,文化素质相对于其它系的学生而言的确较低,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在此不深究。但我认为,在设计教学中倘若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比如在上《园林设计》这门课时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既能提高学生本身素质,同时也能使艺术设计更具生命力。

鉴于此,文章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园林中的渗透入手,来确实体会中国园林是如何体现中国文脉的,追溯园林空间的本真意义。从而为当代的造园师找到一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方式,找回重新具备生命内涵的的中国园林空间。

一、 “人本主义”的社会人伦观

在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上,无论是孔子的“礼”,还是老子的“道”,抑或《周易》的“阴阳”,它们开始所专注的都是精神领域,人文精神最为浓厚,人本价值最被看重。

对于人的确立首先是从社会关系中去体认,认为每个人都是处于各种人际关系中的“伦理”的人,他的命运同群体命运息息相关,创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伦的核心内容。

基于这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基础,伦理关系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中国园林的建造也建立在这一套伦理价值之上,并与之密切相关,空间的营造需要为现实的伦理秩序服务。“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1]宗庙陵寝是一切礼制建筑的通称,在中国园林中包括祭祖、祭天、祭地、祭日月星辰,山川万物,各类神灵,先贤哲人的各种坛、庙和陵寝,总之都是使用功能甚微而精神功能为主的宗教仪式性园林建筑。

这样的伦理观念便形成了以威严的皇家园林为代表的空间形态的主旨:1、皇权至上的永恒观念。今北京故宫前左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便是明清的太庙,右侧的中山公园是明清的社稷坛,即“左宗右社”的格局,左宗是宗法的标志,右社是国土的象征,共同表示着这个王朝的天下和对全部土地臣民的占有。显示着统治者的绝对权力。北京天坛也是一例。2、上下有序的等级观念。早在商周时期天子、诸侯都已有园囿,但范围和规格等级上却又很大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2]以至于在庙堂建筑上也自觉地将空间形式区别于人的等级,以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3]进而将这种等级形式运用在住宅中来强化“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4]的人伦观,以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北京四合院就是这样的典型。

如今,这种所谓的尊卑关系已在当今社会中荡然无存,但其体现在园林空间中的内与外、主与从、中轴对称等形式依然在现代建筑空间中得以表达。运用边界和关口、主要的地标、对称的中轴线、严整的秩序等手法,依然是一种力量的表达和强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安全感、稳定感、永恒感、威严感和自豪感。所以他们仍可以用来表达某一族群的荣耀和情感,把人和场所联系在一起,来强化人类繁衍的感受,或显露宇宙的伟大。[5]

二、天人合一的自然环境观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把人和人际关系相联,而且也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对自然风景可说是爱之敬之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 [6],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7],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认为天是万物的起源,自然的发展变化体现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认识、把握、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8]

因此老子所言的“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9]被西方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家认为是“最大的人本思想”和“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为在中国传统园林空间中除了首先要考虑如何满足人的需要外,同时也要考虑古人讲的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当十分和谐。

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天人合一”成为园林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故此,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起首篇就提出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在这种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原则指导下,历代的造园大师们以神州大地千姿百态的山川林泉的造园风格,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统一,也使得中国园林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母。

三、空灵流动的哲学辨证观

《周易》这部文化典籍事实上就像凯文·林奇所言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占卜伪科学,研究的是“宇宙呼吸”中“气”的流动,根据这一理念,产生了许多布局合理的聚落环境。[10]《周易》起首就讲“易者,变化之总称也,……”[11]这种流动过程的辩证思维深刻影响着中国园林艺术。

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流动的。中国园林就继承了这一原则。空间不只是为构成一种静止的画面,而是一系列富于生命的运动感,使人在“步移景换”中得到一连串的空间层次感觉——亦静亦动,亦曲亦直,亦虚亦实,亦隐亦现。这种层次间的关系是连续的,流动的它们形成了一种空灵的、通透的、自由的空间。

最流动的园林建筑表现形式莫过于廊。廊在园林中主要是风景的导游线,又是建筑之间相互联系的脉络。在园景组合方面,还起到划分空间、增加风景深度额作用。其体形宜曲宜长,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曲廊多迤逦曲折,与墙依偎辗转流淌;水廊多婀娜摇曳,使水面与空间“藕断丝连”;爬山廊多高低起伏,给人以强烈的动势。[12]总之,廊的设置使园林空间在延续的流动性中冲破封闭与隔绝而溢向室外形成弥漫之势,令人意犹未尽,以达到景观外延的效果。

这样一种流动的连续性使得中国园林空间极具节奏和韵律,对于现代化城市的高楼大厦而言,僵硬笔直的过道似乎将人的情感在这种平淡无奇的行走中变得麻木,所以这样一种流动不仅仅是空间的流淌,更多的是流淌着人类丰富而跳跃的情感与思维。这似乎也是现代化高科技发展下的设计师们所要追寻的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统一。

四、诗情画意的文人审美观

儒家思想的“重人伦轻功利,注重情和意的表达”和道家思想的“崇尚自然,追求虚清,向往拙朴”,加上外来佛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中国独特的恬静淡雅、浪漫飘逸的文人文化,也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善用诗、画和文字来表达意念的国家。在中国园林的建造上,文人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特殊造园家。他们让中国园林形成了一个明显特征,那就是将对文学意境的追求与环境艺术的雕琢融为一体。主要体现在对“意境”的追求上,尤其是私家园林和一些文人的山野别墅园更是讲究与中国画境相通,诗境相似。追求“得意忘形”不仅成为园林空间塑造的最高境界,也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特殊表达。

文人们往往根据绘画和文学的描写造景,在中国园林空间中通过匾额和楹联来表达文学意境,引导欣赏者进入一个“诗情”世界也仅只是付诸表面的手法。

而在园门和园窗的设计上才叫心思别致,情态多姿。计成在《园冶》中说到“夫借景,园林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俯借,仰借,应时而借,然物情所逼,回寄心期,似意在笔先,庶几描写之尽哉”。 这里讲的并不只是构图上的借景:透过花窗门洞借景成一首诗、一幅画;而是因情而借,为了丰富意境而借,但凡春暖花开、明月清风、南屏晚钟、枝影摇曳等均可触情而借。据立意来规划布局,剪裁景物,才真是求“情”达“意” 的思想设计源泉。人们由此得到启发,有意在窗外门外筑石、栽树、种花,借入室内空间而成为别致的框景。故此园门与园窗的形式上更是搜奇夺巧,造成一种半藏半掩、内外渗透的景色与空间,意趣无穷。

这几年,西方社会对长期以来的人类中心论进行反思,也开始提倡和重视所谓的“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其实这些在几千年前中国园林空间设计中就已得以淋漓尽致的表达。

“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的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的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和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以黑格尔的这段讲演录作结语,是想说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历经沉淀已深入骨髓,时时刻刻我们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无论是在中国园林中,还是在建筑空间中,抑或其它的物质创造中。只有渗透了活的传统文化的现代园林空间才有着活的生命。这也是我们在园林教学中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礼记·曲礼下》

[2]《周礼注疏》

[3]《礼记礼器》

[4]《孟子·滕文公上》

[6]《孟子·尽心上》

[7]《庄子·齐物论》

[9]《老子·第二十五章》

[5][10]《城市形态》(美)凯文·林奇著 华夏出版社 2001 年6月

[11]《周易·正经》

[8][12]《中国建筑史》(第三版)《中国建筑史》编写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3年11月

推荐访问:园林设计 传统文化 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