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调查与干预措施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调查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其感染预防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584例,其中45例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为感染组,539例未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为未感染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状况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并应用回归分析评估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类型、抗生素应用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类型、抗生素应用情况与住院时间均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结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较多,通过对上述因素进行密切关注可最大程度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感染预防

普外科是医院实施手术的主要科室之一,因手术较易发生切口感染问题,进而普外科一直被作为医院感染防控的重中之重。手术切口感染不仅会直接抑制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恢复程度,甚至会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形成更为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本次研究通过比较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逐一分析普外科手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提出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84例患者,本组患者中男性347例,女性237例,年龄16~78岁,平均(47.3±5.6)岁,手术类型中阑尾切除术274例,胆囊切除术126例,肠梗阻手术88例,甲状腺切除术63例,乳腺增生切除术33例,既往存在高血压病史79例,糖尿病病史67例。其中,将45例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539例未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为未感染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具有全面的病历资料。

1.2方法

根据2014版医院感染诊断指标评估手术患者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其诊断标准包括:①切口局部存在红、肿、痛、热等不良表现,发生脓性分泌与渗漏;②局部引流后存在脓性物质;③伤口局部自然裂开,或剔除包扎后发现脓性分泌表现;④体温上升至39℃以上。依次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以及营养状态等基本资料,同时观察其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类型、抗生素应用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给予比较后再行回归分析以评估感染的相关因素。

1.3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处理均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与手术情况等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类型、抗生素应用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类型、抗生素应用情况与住院时间均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见表2。

3讨论

手术切口感染是普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因其临床发生率较高且易加重患者临床风险,使得大部分医疗机构均将其作为感染防控重点内容。发生切口感染后不仅直接危害到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患者预后恢复程度,还有一定几率引发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影响。近年来,临床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研究愈发深入,多项报道均将其感染发生危险因素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旨在通过了解相关因素来积极避免感染事件的发生。本次研究将58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切口感染进行分组,通过临床资料全面比较评估其感染相关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感染与未感染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类型、抗生素应用情况以及住院時间存在显著差异,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类型、抗生素应用情况与住院时间均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综合研究结果笔者认为,针对高龄、手术时间较长、切口较大、切口类型为Ⅲ类、长期应用抗生素药物以及长时间住院患者应给予更多的临床关注,通过增加此类患者的临床预防举措来最大程度抑制手术切口感染问题,从而为提高患者手术预后疗效奠定良好基础。

推荐访问:切口 干预 感染 手术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