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河南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开发高校美术课程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河南民间工艺美术,受到了全球一体化的巨大冲击,已处于极度衰微之势。同时,高校课程建设也面临着无创新、难以发展的局面,因此试利用河南民间工艺美术资源来开发高校美术特色课程。

关键词:河南民间工艺美术 高校美术课程 开发 利用

高校美术教育已经逐渐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应着手进行教学改革,特色课程开发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高校美术教育应如何开发美术特色课程,是河南高校美术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民间工艺美术具有辨识、审美、教育、实用、娱乐等多种功能,河南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如若在高等院校开展民间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协作能力,并能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河南高校美术专业缺乏特色课程,缺乏特色的办学是难以为继的,是高校教育的一个弊端。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优秀的民间工艺美术方面的教学,可以将其作为一门高校特色美术课程进行开发。

一、具有代表性的河南民间工艺美术资源

1.朱仙镇木版年画

开封朱仙镇是我国四大年画产地之一,且历史悠久,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早在北宋时,都城开封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间木版年画一时兴盛,松为普及。朱仙镇木版年画有三个主要特征:首先,人物突出头部特征,形象鲜明、生动古朴。如“门神”中的“双锏大将”秦琼,双手持金装锏,身着战袍,体形高大魁梧,画面人物头部占身体比例的三分之一,不仅没让人感觉比例失调,更显得眼神凌厉,不怒自威(图1-1)。其次,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造型运用了概括、夸张、象征等变形手法。其造型主要以线的形式来表达,线条删繁就简,疏密有致,简洁明了,主体明确突出;造型在抓住物像特征的同时,又进一步突出特征,夸张特征;并且用线较方,棱角分明,具有粗犷浑厚的男性特质。色彩鲜明单纯,对比强烈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第三个特征。由于运用的是天然的矿物质和植物来调制颜料,而且主要以红、黄、绿、蓝四种原色来上色,所以是画面看起来色泽鲜艳,对比强烈,喜庆热闹,这正好迎合了民间普通百姓的审美喜好。并且色彩搭配大胆,经常运用对比色和互补色。如民间有“黄间紫,难看死”的说法,而朱仙镇木版年画却经常大胆运用黄色和紫色进行搭配,不仅没有“难看死”,反而更增添了民间艺术特有的韵味。在印版时,朱仙镇木版年画仍然采用的是古老的木版水印模式,一个颜色一个模板,一张年画要经过几道甚至十几道木版印刷才能完成。

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不但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而且极具观赏价值,许多名人都曾收藏过朱仙镇的木版年画,鲁迅先生曾给予其很高的评价:“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很好,雕刻的线条粗健有力,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不是细巧雕琢。这些木刻很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有媚态,颜色很浓重,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现在上海鲁迅纪念馆还珍藏着当年鲁迅所收藏的26幅朱仙镇年画作品。

2.民间泥玩具淮阳"泥泥狗"

“泥泥狗”是河南淮阳民间泥玩具的总称。它的原形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传说它是看守伏羲和女娲陵庙的“神狗”,所以泥狗狗不仅是民间玩具,人们还赋予它避邪消灾、祛病保平安的寓意,主要用于宗教祭祀活动。淮阳“泥泥狗”是用胶泥捏制而成,造型古朴、稚拙、怪异,给人一种神秘感。全身用黑色作为底色,然后用单纯鲜艳的原色在黑底上涂画各种符号式纹样,色彩鲜明艳丽,且艳而不俗。泥狗狗的造型题材也比较丰富,多以动物或人、兽同体为主题,表现的是一种生殖崇拜。其中以“人面猴”为代表,形象来源于原始社会的人类,同时又具有猿猴的特征,因此这种半人半猿形象又称为“人祖猴”,与其他泥泥狗有所不同的是,人面猴的造型没有猴子顽皮可爱的神态,看起来更加庄重肃穆,神圣不可侵犯,这仍是与它主要运用于祭祀礼仪和对生殖的崇拜息息相关(图1-2)。河南淮阳“泥泥狗”的物像造型是对自然形体的提炼、概括和升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历史厚重感,因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真图腾,活化石”、“现代的古文物”。

3.安塞剪纸

在安塞农家,剪纸是自我欣赏的艺术,是由老百姓自己的想象和意愿完成的民间艺术品,并不是以商品买卖为目的,体现的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安塞剪纸具有丰富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情感特征。在安塞,剪纸就像拉鞋底、绣花一样,是一项家庭妇女、老少妇孺都喜于掌握的技艺,因此产生了风格多样的剪纸形式和剪纸艺人代表,如白凤兰的“猴吃桃”、王占兰的“猎手”,她们的剪纸造型具有概括、简练、淳朴的特征。曹佃祥的“狮子”和常振芳的“凤鸡”剪纸,运用的是线面结合的造型方法,图案构图简洁而内部纹饰丰富多变。而高如兰的“娃娃坐莲花”剪纸造型主要以块为主,和画像砖上的造型颇为相似,造型古朴雅致。此外,安塞剪纸也有较写实的造型形式。安塞剪纸不只是一项独立的民间艺术,同时也作为其他民间艺术的基础以图案纹样的形式存在,如民间刺绣有时就以剪纸纹样为基础图案。

二、河南民间工艺美术面临的危机

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是通过师傅带徒弟流传至今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加快了城市化进程,青年人要么升学去城市工作,要么进城打工赚钱,很少有人愿意跟着老艺人学习各种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民间技艺。再加上有些技艺受到不外传、只传男不传女这些封建思想的影响,使得历史悠久的河南民间工艺美术技艺后继无人,正随着民间艺人的不断老去而面临失传。同时,民间工艺美术大多没有文字记载,主要靠家族部落内部口耳相传,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这极易在传授的过程中出现遗漏,更加剧了技艺失传的危险。

三、构建具有特色的高校民间美术课程

师傅带徒弟这种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只会加速民间艺术的灭亡,我们可以试着将河南民间工艺美术纳入到河南高校的美术专业教学中去,不仅有利于民间技艺的传承,也可以丰富河南高校的美术教学资源,使高校开发出自己特色课程, 推动高校教学的发展。

1.在课堂中穿插讲授河南民间工艺美术知识

在构建高校特色民间美术课程前,先要让学生初步认识河南本土的民间艺术种类,可以在其他专业美术课程中穿插民间工艺美术的知识。例如,在给学生上装饰设计课时,教师可以把安塞剪纸工艺带入课堂,对剪纸图案的历史文化渊源、文化内涵和安塞剪纸的审美特征等进行全面深刻的讲解,然后示范剪纸的加工技巧,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工艺技法的同时进行创新设计,将安塞传统剪纸艺术融入现代设计概念,剪出新花样。此外,还可以开设民间艺术选修课和必修课,使学生更系统地了解本地的民间艺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对其他美术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2.培养专业师资队伍

要想在校园传授河南民间工艺美术技艺,必须先要培养一支熟练掌握河南民间艺术理论和技巧的师资队伍,可以选派教师到民间艺术发源地去考察和学习,系统地收集整理零散的理论和技艺。也可以将有名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家请进校园来,指导教学和对教师进行前期培训。同时,教师自身可以对河南的民间艺术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论证,构建系统的科学理论研究体系,以形成成果来支持教学和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3.构建河南民间工艺美术课程教材

可以搜集具有代表性的河南民间工艺美术种类,形成详细的资料集,并按照系统化的大学课堂教学方式,将第一手资料归纳编注成书,作为高校美术特色课程的教材进行使用,这样就避免了口耳相传造成技艺遗失的现象发生。

4.建立河南民间工艺美术实训基地

形成建立实训基地是高校课程深入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步骤。我们可以在校园内建立河南民间艺术实训基地,同时也可以在民间艺术发源地建立实践研究基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考察和实践的场所,这样不仅使学生能接触和掌握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使河南民间工艺美术技艺和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5.和市场经济挂钩形成产业链

如今民间艺术之所以难以为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很难产生经济价值,可以在建立实训基地的同时,将河南民间艺术和现代设计、装饰艺术相关联,生产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产品投向市场,如将淮阳泥泥狗在保留原有风味的基础上,变换材质、体量等因素,加工成具有特色的、又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儿童玩具、家居摆件、装饰挂件等,也可以将河南民间艺术图案、纹样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书装设计、文具用品设计、家居设计中,还可以运用到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中等等,使经济利益最大化。

总之,在全国美术教育蓬勃发展、改革之风的推动下,对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视、开发、研究、应用可说是高校美术教育新的机遇与挑战。将河南民间工艺美术纳入高校美术课程,是传承河南民间工艺美术和开发高校特色美术课程最佳途径,互惠互利、一举双得。

参考文献:

[1]陈琛.朱仙镇木版年画色彩意蕴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13(3).

[2]陈克.河南民间美术区域性特色研究[J].装饰,2005(9).

[3]王立民.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构建要重视民间美术资源传承 [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4]杨再伟.论贵州民族民间工艺资源与高校美术特色课程开发[J].装饰,2006(1).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推荐访问:河南 工艺美术 资源开发 民间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