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二)

曾经的伪科学家

“胡言乱语”“伪科学家”,当30年前谢赫特曼发现“准晶体”时,他面对的就是这样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人物的质疑和嘲笑,因为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准晶体”违背科学界常识。

发现“准晶体”后,谢赫特曼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试图说服他的同事,但一切均徒劳,没人认同他的观点。不仅如此,他还被要求离开他所在的研究小组。无奈之下,谢赫特曼只有返回以色列,在那里,一个朋友愿意帮助他,将“准晶体”的有关研究成果公开发表。

最开始,这篇论文也没能逃脱被拒绝的命运,但在谢赫特曼和他朋友的艰苦努力下,1984年,论文终于得以发表,也立即在化学界引发轩然大波。一些化学界权威也站出来,公开质疑谢赫特曼的发现,其中包括著名的化学家、两届诺贝尔奖得主鲍林。

近30年后,勇敢质疑“常识”的谢赫特曼终于获得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认可。

链接

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科学界对固态物质的认识仅限于晶体与非晶体,而随着谢赫特曼的一次偶然发现,固体物质中一种“反常”的原子排列方式跳入科学家的眼界,并被命名为准晶体。由于原子排列不具周期性,准晶体材料硬度很高,同时具有一定弹性,不易损伤,使用寿命长。鉴于其有“强化”特性,准晶体材料可应用于制造眼外科手术微细针头、刀刃等硬度较高的工具。此外,准晶体材料无黏着力并且导热性较差,还可应用于制造不粘锅具、柴油发动机等,应用前景广阔。

推荐访问:诺贝尔奖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