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新衣

摘 要:云南艺术学院出品的肢体剧《短打聊斋》,以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为背景加上新颖的表演方式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笔者作为该剧的观众,对此剧中特色之处叙述于读者们,本文从形体、台词、表演和布景以及演出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肢体剧;台词;节奏;布景

一、主要内容

本剧目是云南省话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和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的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由加拿大史密斯 吉尔默剧团执教的“云南省青年话剧高级人才肢体剧训练国际工作坊”的训练过程中集体创作的结果。本剧中一共有四则,一为快刀,二为画皮,三为尸变,四为汤公。

二、艺术特色

(一)富有创造力的肢体语言

该剧中最新颖的地方就是肢体的运用。首先,报幕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人进行无实物表演,拿着一个锣,边敲边报幕,在舞台的左上方会有两个人扮演砚台,一个人拿着毛笔做出写出这则故事的人,用肢体表现出生活中人们熟知的物件;其次,动物模拟的运用,第一幕开场表演就是演员扮演一群鸡,紧接着之后扮演的动物有海鸥、狗和水草等,使观众畅游在想象的空间里无法自拔;最后,戏里戏外的自由游走,每一幕中的演员都有区别,不演戏的演员不会像传统话剧中那样上场下场,而是安静的坐在舞台两侧,将自己变成舞台上像背景一样的一道风景线,演员在戏里戏外中游走自如,让观众肃然起敬。

(二)流畅自然的表演节奏

该剧中的表演节奏简洁而轻快,演员在表演时无论是动作还是台词都衔接的十分流畅,特别是每一幕戏和报幕之间的衔接,让四则戏看起来就像是一幕戏一样,完整性极高。演员在表演中的台词节奏十分得当,在紧急情况下的紧张型节奏、沉重氛围下的凝重型节奏、喜悦心情下的轻快型节奏等,人物都在演员的台词节奏运用中显得活灵活现,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女演员的笑声,她扮演的是一个吸人血的妖怪,就要在笑声和正常话语中切换,这个女演员的表演让我大吃一惊,她笑声和台词之间的切换处理得让观众感觉特别舒服,没有尴尬的感觉,这是一个演员基本素养的体现。

(三)符合当下语境的台词

该剧是以《聊斋志异》为背景的改编肢体剧。众所周知,《聊斋志异》距离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很远了,古人们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放在舞台上表演,如果不是演技十分精湛的演员,很容易让观众觉得很尴尬,而且也容易流失观众,但在《短打聊斋》这部剧中,演员们唱起了福建民歌,在喝酒的时候玩起了我们现代生活中的游戏,让人感觉到这不是一部枯燥乏味的作品,在表现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给它穿上了现代文化的新衣,让观众能够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又能学习到传统文化。

(四)简洁而不失趣味的布景

该剧中没有任何一件道具,所有的道具就是演员的身体,演员们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变化出各种道具和进行各种无实物表演,比如前面所提到的各种动物模拟,各种生活用品的模拟,这就体现出演员们对自己肢体的控制十分厉害,而且对演员的形体要求特别高。舞台后面的LED屏幕也没有参与整台舞台剧的使用,全是以黑色为主题调,包括演员们的着装,都是黑色调,但是整部剧演完之后又有喜剧成分在其中,所以就会给观众一种庄重严肃的反差感。

三、演出影响

(一)中西方文化的碰撞火花

上文中提到,该剧由加拿大的剧团莅临指导,所以剧中的故事情节源于中国,表演形式是吸收了外国的经验,这即是为中西方文化搭起了一座交流沟通的桥梁,让中国观众对于话剧表演形式的多样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使得外国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也符合当下我们国家的文化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汲取外来经验,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同胞也有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表演形式的高度升华

传统的话剧,有着自己的固定模式,上场、下场、不能背台等,但在这部剧中这些条框都不存在了,采用的是演员为中心的表演方式,由演员去创造情景而不是演员一味地跟着剧情和设定的道具走,剧中也有很多打斗的场景,男女演员的配合也使得整部剧的节奏流畅自如,没有传统的拉幕报幕,而是由一个演员单独跑到舞台的右前方无实物表演敲锣报幕,这就省去了报幕的时间,使得表演的节奏不拖泥带水,也使得生活在碎片化时代中的人们在精神上有一种享受之感。

(三)中国新生话剧的风向标

中国话剧诞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人们对这种表演形式感到新奇,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话剧甚至承担着教育人们和振奋人心的作用,当年就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话剧,比如历史剧、街头剧、歌咏剧等等,随着后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加強烈,出现了默剧和肢体剧,这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而肢体剧加上台词的综合运用也使得话剧的意义更为深远,《短打聊斋》就体现了中国新生代话剧的风向标,体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值得我们国家很多话剧院甚至高校教育学习。

四、总结

《短打聊斋》的试演在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拉开序幕之后,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笔者作为观众,观看了它在云南艺术学院实验剧场的最后一场试演之后,感慨颇多,为该剧的各个工作人员表示敬意和赞扬,同时也为此剧就能够去上海进行交流演出感到骄傲,话剧的意义就在于有一个坚实的背景故事、新颖的表现形式和快捷有效的团队推广,笔者认为该剧的故事和形式已经达到了很高的一个水平,能起到教育群众的作用,让专业的演员能从观看中进行反思,不仅是反思演技的高低,更多的是反思其中剧情所带来的社会反响,能否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进行一个完美的结合,这将是所有艺术家们值得反思的问题,因为在高速发展的碎片化时代中,人们需要的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4版,第339页

[2]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21页,第187页,第353页

[3]黄宗贤:《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7月第2版,第37—39页

[4]叶涛、马力:《话剧表演艺术概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179页,第229页

作者简介

欧璐(1994)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四川成都,学历:硕士在读,单位:云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教育与现代美育。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推荐访问:新衣 传统文化